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九游渠道光遇 > 新闻动态 > 马来西亚撕毁中马合同倒向日本,拒赔中国361亿,现在怎样了?_马哈蒂尔_铁路_项目

马来西亚撕毁中马合同倒向日本,拒赔中国361亿,现在怎样了?_马哈蒂尔_铁路_项目

发布日期:2025-08-20 01:35    点击次数:75
2025年7月12日,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云顶隧道贯通的轰鸣,震彻马来半岛。 16.39公里的钢铁通道将串联起这片土地的东西海岸,可谁还记得这条“国家级工程”曾被自己人判了“死刑”? 时间拉回2018年,马哈蒂尔刚上任就挥下重锤,他叫停了中国交建承建的铁路项目,指着合同喊“造价虚高”,拒付361亿林吉特违约金,转身就去日本“抛橄榄枝”。 这场政治算盘打得噼啪响,可现实给了怎样的回击?当铁路重新动工,那些为投机付出的代价真的能一笔勾销吗? 撕毁合同倒向日本展开剩余89% 2018年,92岁的马哈蒂...

2025年7月12日,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云顶隧道贯通的轰鸣,震彻马来半岛。

16.39公里的钢铁通道将串联起这片土地的东西海岸,可谁还记得这条“国家级工程”曾被自己人判了“死刑”?

时间拉回2018年,马哈蒂尔刚上任就挥下重锤,他叫停了中国交建承建的铁路项目,指着合同喊“造价虚高”,拒付361亿林吉特违约金,转身就去日本“抛橄榄枝”。

这场政治算盘打得噼啪响,可现实给了怎样的回击?当铁路重新动工,那些为投机付出的代价真的能一笔勾销吗?

撕毁合同倒向日本展开剩余89%

2018年,92岁的马哈蒂尔刚重新坐上马来西亚总理的位置,就撕毁了和中国签好的东海岸铁路合同,还放话那361亿违约金一分都不会给。

其实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他这是想借着“清算前朝”树立自己的权威。

而且他不光让工程停工,还让财政部长出来喊话,说中国报价虚高了30%,硬是给项目扣上“贪腐”的帽子,想把自己违约的事合理化。

更绝的是,马哈蒂尔转头就跑去日本,当着媒体的面把新干线夸上了天,那意思再明显不过,就是想让日本接手东铁项目。

他大概觉得凭着自己那点亲日情结,日本怎么也得给个面子。

没想到日本那边表面客客气气,转头就给项目做了评估。

结果很现实,成本根本压不下来,而且他们也不傻,接盘这种事等于直接得罪中国,划不来。

所以日本找了个借口,愣是没接这个烫手山芋,这下马来西亚可骑虎难下了。

本想靠日本撑腰,结果啥好处没捞着,还把中国得罪了个彻底,以至于后续付出的代价会这么惨痛...

代价惨痛

工程一停,中国交建留在当地的设备全成了摆设。

那些大型机械每天闲置着,光维护和损耗就得超百万,僵持了没几个月,马来西亚就撑不住了,只能捏着鼻子赔了部分损失。

虽说数额没到361亿,可这笔钱掏得一点都不心甘情愿。

更要命的是,国际上看在眼里,觉得这国家说话不算数,融资成本一下子飙升了1.7%。

外资对马政府彻底没了信任,三个谈了大半年的跨国项目,就因为评估说“风险过高”,说黄就黄了,眼看到手的发展机会就这么飞了。

国内的日子更难熬,东海岸铁路工地一停工,数千工人瞬间没了收入来源。

这些人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,没了工资,全家的生计都成了问题,成千上万的人走上街头抗议,喊着“政治游戏毁了我们饭碗”。

本来就不怎么景气的经济,这下更是雪上加霜,物价涨得厉害,老百姓怨声载道。

而连锁反应还在继续,当地的棕榈油、橡胶这些主要出口产品,因为没了便捷的运输通道,运输成本涨得离谱,好多订单都黄了,相关产业也跟着陷入停滞。

到了2019年地方选举,老百姓用选票表达了不满,执政党因为这桩“毁约丑闻”输得一塌糊涂,马哈蒂尔的支持率更是断崖式下跌,当初有多硬气,这会儿就有多狼狈。

外交上的困境更是让马来西亚抬不起头,马哈蒂尔访日碰了一鼻子灰,没办法,只能放下身段想跟中国缓和关系。

可谈判桌上,他再也没了当初的强硬底气,中方倒是拿出了新方案,价格降了些,但附加条款却多了不少,马来西亚只能被动接受,彻底没了主动权。

中马合作重启

不过,此项目重新启动时,不少人在等着看笑话。

毕竟东海岸铁路途经的区域,光是沼泽地就占了全长的三分之一,地质条件复杂到让前来看过的日本工程师直摇头。

但中国工程师没被难住,他们带着团队在工地上驻扎了整整八个月,最后拿出了“模块化桥墩”的解决方案。

这种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好再运到现场组装,不仅避开了沼泽地施工的难题,还比原计划快了11%,这速度让马来西亚的监理团队都忍不住连连点头。

更厉害的是云顶隧道,这段16.39公里的隧道要穿过多座山体,岩层结构极其复杂。

中国施工队用上了最新的隧道掘进机,每天的进度都精确到厘米。

2025年7月贯通时,测量结果显示两端对接的误差只有几毫米,当地媒体在报道里用了“不可能的任务”来形容。

连当初唱衰项目的反对党议员,都沉默着参加了贯通仪式。

合作模式上,中方的做法出乎很多人意料。

重新组建的合资公司里,中马双方各占50%的股份,但运营收益的80%归马来西亚。

中方负责人在签约时说:“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利润,是长期的合作。”

这个决定让项目在马来西亚议会顺利通过,2000多家当地企业也跟着加入进来,从建材供应到工程分包,赚得盆满钵满。

更重要的是,中方还特意安排了技术培训,几百名马来西亚工人跟着中国师傅学会了隧道施工、桥梁架设的核心技术。

现在都成了当地基建领域的抢手人才,这让马来西亚在技术上慢慢摆脱了对日依赖。

东铁的价值还不止于此,按照规划,这条铁路将连接泰国的铁路网,向南能直达新加坡,往北通过中老铁路可以一直到中国昆明。

铁路一通,马来西亚的棕榈油、橡胶运到中国,成本能降40%,而中国的电子产品销往东南亚,也多了一条快捷通道。

有消息说,日本那边看到这光景,私下里不少人后悔当初没接盘,可现在再想掺和,已经没他们的位置了。

7年前撕毁合同时,马来西亚大概觉得能凭着小聪明“空手套白狼”,既想省钱又想找更好的合作方。

如今现实摆在眼前,中国用实打实的技术和共赢的诚意,把一个烂尾工程变成了带动区域发展的大动脉。

这事儿也让更多国家看清,国际合作从来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,那些背信弃义、总想占便宜的,终究会被时代甩在身后。

参考文献

发布于:河南省

上一篇:构建协同创新体制 提升工业软件产业竞争力
下一篇:邱志荣 张卫东|尧天舜日 文明之光——《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》编撰的价值意义
TOP